春分已過,大地回暖。時下,青島市340多萬畝小麥陸續進入起身期,連日來,各區市搶抓時令,春耕春管陸續展開。
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大場鎮的同富勤耕農機合作社糧食高質高效種植基地里,綠油油的小麥長勢喜人,三臺絞盤式噴灌機正在進行春灌作業,兩側長達30米的雙臂均勻的噴淋著麥苗;無人機時而齊頭并進、時而懸??罩?,進行“一噴三防”作業演示;高標準農田上,攝像頭與傳感器實時采集和傳輸溫度、濕度、土壤狀況等數據……3月22日,伴隨春分后的第一場降雨,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在這里召開?,F場集中展示了一批綠色新技術、優良新品種、高效新裝備,舉辦了“綠色增糧”技術培訓。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農機農藝融合 跑出綠色增糧“加速度”
增產增收,技術是關鍵。春耕備耕一線,青島農業科技引擎蓄滿動能,良種、良機配良法,“金扁擔”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記者在小麥生產基地的新裝備展示區看到,激光平地機、條播機、鎮壓機、飛防無人機、絞盤式噴灌機等先進農用機械一字排開,部分機械進行了現場演示,充分顯現了小麥生產機藝融合省時省力、便捷高效的優勢。青島市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朱憲良對展示機械的結構、性能、技術參數、操作注意事項以及安全可靠性等作了詳細介紹,與會人員親身體驗和感受了現代高效農機新裝備在糧食生產中的應用情況和前景。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高科技農機裝備讓‘會種地’變身‘慧種地’,增產有了保障,在各級農業部門的關心指導下,我們合作社購買了200多臺(套)先進高效農用機械,成立了機耕隊,研究推廣了一批農機新裝備以及適用的機藝融合技術模式,為本地及周邊種植戶提供耕、種、管、收等農事服務?!痹谘菔粳F場,青島同富勤耕農機合作社社長姜永戰說起自己的裝備如數家珍。
農機一響,種地不慌,近年來,青島市以智能化賦能推動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積極引導高端智能農機裝備投入農業生產,大力推廣基于北斗、5G的自動駕駛、遠程監控、智能控制等技術在大型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機具上應用,引導高端智能農機裝備加快發展,全市配備北斗終端農機保有量達到1600多臺,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機收機播率接近100%。
良種良法配套 打出綠色增糧“組合拳”
瞄準良種,田野孕育好收成。與會人員現場觀摩了小麥良種良法配套機藝融合試驗示范田和小麥減壟增地高產高效種植新模式示范田,對比了不同機械耕作、不同小麥品種、不同播種模式下小麥的長勢差異以及對耕層結構的影響。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攥牢當家品種,擦亮農業“芯片”。近年來,青島市加快種業企業陣型構建,打通研發和市場兩端,不斷凝聚種業振興核心力量,創新集成應用的“小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實現糧食生產種法配套、精準管理、提質增效,入選全國種植業技術推廣典型案例。大力推進種業創新,2022年全市自主選育的140個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登記,首個以企業為主體選育的小麥新品種青農6號通過國審,實現青島市小麥育種新突破,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9%以上。通過種法配套技術集成攻關,2022年“超噸半糧”示范田創出小麥823.2公斤全市高產攻關歷史紀錄和小麥玉米兩季1.755噸超高產紀錄,綠色糧食成效明顯。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近年來,我們集成創新了小麥‘兩選四適’一播全苗、滴灌水肥一體全程機械化等技術,搭配優良小麥品種并進行大面積推廣,降低了澆水、施肥、人工等投入,提高了小麥產量,綜合效益明顯?!鼻鄭u市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孫旭亮說。
生態智慧植保 守好綠色增糧“主陣地”
春回大地,田管忙。當前,全市苗情總體好于去年,豐產基礎較為扎實,要在促分蘗增穗、促苗情轉化升級方面著力。同時,隨著氣溫逐漸升高,小麥陸續進入起身期,病蟲害也即將進入快速上升期。記者在基地內看到,3臺無人植保機在空中來回穿梭進行“一噴三防”。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這個時期是紋枯病、莖基腐病、根腐病等根莖部病害的侵染擴展高峰期,也是麥蚜、麥蜘蛛的危害盛期,要密切跟蹤病蟲草害的發生發展趨勢,及早備好藥劑藥械,科學預測預報,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治?!痹谘b備演示區,自走式噴桿噴霧機、背負式彌霧機、熱力煙霧機等植保器械依次登場,青島市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袁宗英一邊演示,一邊向身邊的與會代表和種糧大戶們介紹病蟲害防治知識。
為全力保障夏糧生產,實現綠色增糧目標,青島市抓好病蟲監測數字化、智能化物聯網建設,全市布設了76套遠程智能病蟲監測設備,建成了全國一流的病蟲遠程智能監測數字平臺,全市備案植保服務組織達到139家,有大中型施藥機械2974多臺、植保無人機1045架,日作業能力達到66萬畝。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劉方金介紹說,今年,青島市財政安排1500萬專項資金,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開展“一噴三防”統防統治100萬畝,重點防控小麥赤霉病、白粉病、銹病和小麥穗蚜等病蟲害。下一步,青島將結合后續中央待下達資金,力爭做到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補齊產業鏈條 打造綠色增糧“先行區”
2023年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起步之年,在穩定面積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單產,是確保糧食穩定安全供給的關鍵。今年,青島市圍繞推動糧食生產方式綠色全面轉型,著力打造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
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
深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著力保護提升耕地質量,加快完善農田基礎設施,切實改善糧食生產環境,集成推廣綠色增產技術,創新節水節肥節藥機制,推動農機農藝有效融合,補齊產前產中產后鏈條,搭建先行先試示范平臺,探索綠色低碳循環理念引領糧食生產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先行示范區內實施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完善烘干、儲存、加工、銷售、展示等功能,實現“產購儲加銷”各環節協同推進,不斷提升糧食全產業鏈和價值鏈發展水平。2023年,全市將啟動建設3-5個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力爭到2025年建成10個萬畝規模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示范帶動全市305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均衡增產。
良法良機共協奏,萬象“耕”新不負春。青島以這次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為契機,以點帶面、示范推廣、梯次推進,政策加碼、科技賦能、服務助力,加快青島糧食生產綠色化、科技化、機械化發展新步伐,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望眼青島鄉村沃野,廣大農民辛勤耕耘,揮灑汗水,扎實推進春季農業生產,讓農業根基更穩,讓飯碗端得更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見習記者 馬綺悅 通訊員 王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