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記者從青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青島市金融工作堅守服務實體經濟本源定位,持續做優做強現代金融產業,金融業對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不斷增強。2022年,青島市本外幣貸款余額在全省率先突破2.6萬億元,連續跨越兩個千億級臺階,存貸比達到107%,分別高于全國、全省24個和22個百分點;上市公司總數80家,穩居全省首位;私募基金管理規模突破1800億元,增速居全國前列;金融業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3個百分點,金融業稅收225.3億元,占全市稅收比重為13.3%,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了金融力量。
發力構建融資服務新模式 全方位保障重點領域融資需求
面對近年來超預期因素疊加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復雜環境,青島市金融局系統謀劃并深入實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春雨行動”,密集出臺金融支持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支持銀行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等金融保障及助企紓困政策措施20余項,建立起銀行機構服務實體經濟考核評價體系。2022年,舉辦各類融資對接活動60余次,組建228支金融輔導隊746名輔導員,累計走訪企業過萬家。開通“82626166”融資服務熱線,“金企通”數字化平臺累計服務企業融資超400億元,創新構建起“金企對接+金融輔導+熱線咨詢+平臺服務”融資新模式。去年全年新增貸款2693億元,流入生產經營領域的貸款占比99%;制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增速分別高于各項貸款增速6個和16個百分點;有效利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企業貸款超千億元,為穩住全市經濟大盤發揮了全方位的服務保障作用。
今年2月13日,青島市舉辦了“春雨行動”再起航啟動儀式及系列融資對接活動,通過組織實施“百億產業集群賦能計劃”“百億綠色融資擴容計劃”“百億資本市場融資提速計劃”“百億首貸拓展計劃”“百億央行資金助力鄉村振興計劃”的五個“百億計劃”,持續推進信貸精準投放。下一步,將在高頻度開展多層次融資對接的基礎上,持續發力融資供給。一是聚焦先進制造業等重點產業和城市更新、城市建設等重點任務,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運用好科技創新專項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爭取重點領域貸款量增價降。二是聚焦重點產業園區建設,出臺金融服務新興產業專業園區工作方案,依托金融管家和金融輔導員隊伍,提升服務的精準度和有效性。三是聚焦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加大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培植力度,提高小微、涉農領域信貸可獲得性;積極引導“金企通”數字化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提質增效,確保全天候融資對接不下線。
發力推動資本市場建設 持續拓展實體經濟融資渠道
將企業上市作為金融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在全國首創推動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規范運作“十項工作機制”,持續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大培訓,集齊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培訓基地,資本市場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2022年,青島市實現13家企業上市及過會,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躍居全省首位,發揮了積極的龍頭帶動作用。精準建立442家重點擬上市企業后備庫,全市排隊待審和輔導備案企業分別達到13家和20家,上市梯隊建設成效顯著。積極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藍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達到2133家,獲批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青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揭牌運營,成為全市首家介于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場所,資本市場功能進一步完善。全市企業通過股債等各種方式共實現直接融資達到3404億元,直接融資規模進一步擴大。
今年年初,全市梳理確定了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和新增過會企業兩張“目標清單”,對重點擬上市企業開通綠色通道,開展定制化服務,多措并舉加快企業上市進程。一是圍繞優化企業上市服務,開展企業上市“十項工作機制”落實年活動。實施資本市場“春筍行動”,持續開展萬名企業家大培訓,組建企業上市專家顧問智庫,提升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培育壯大上市后備力量。二是圍繞吸引更多優質上市公司來青落戶,正在研究制定《青島市加大對上市公司招引三年行動方案》,持續開展“上市公司企業家青島行”等相關活動,帶動全市優勢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三是圍繞拓展企業多渠道融資,支持藍海股權交易中心開展“區塊鏈+區域股交”試點。改造升級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爭取全年舉辦不少于50場各類企業上市培訓活動。推動出臺支持企業發行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通過債券等多渠道融資,擴大全市直接融資規模。
發力聚集優質金融資源 充分激發經濟金融發展活力
將“雙招雙引”作為提升金融業核心競爭力、強化金融供給的重要抓手,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恒豐理財正式開業運營,青島與深圳并列成為全國第三個擁有3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城市。青島市金融機構達到293家,形成結構較合理、功能較完備的現代金融組織體系。2022年,現代金融產業鏈重點項目內資到位267.82億元、外資6.36億美元,均居全市24條產業鏈招商引資前列。持續優化創投風投發展生態,全市在中基協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和備案管理基金數量分別突破400家和2200只,私募基金管理人戶均管理規模達到4.53億元,上合雙循環、國盛資盈等一批百億元基金落地。積極發揮創投風投支持科技創新作用,各類創投風投機構在投青島市項目超過1200個,在投金額近千億元,資本活力和服務效應不斷顯現。
下一步,青島市將持續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和信用環境,促進更多金融機構和金融人才等優質資源進得來、留得下。一是加速金融項目招引落地。完善全市金融業重點項目庫,實施項目管理責任制,著力突破核心重大項目。建立健全金融招商機制,建立“云端會客廳”,開展產業鏈延伸招商,利用好金融招商引資信息系統,強化各級各部門信息互通共享。二是加大創投風投機構招引力度。修訂完善“青島創投風投十條”,優化行業扶持政策,保持政策領先優勢。實施頭部創投風投機構引育計劃,健全擬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臺賬管理機制,做好落戶機構和項目的服務保障,持續打造北方優質資本高地。三是積極引進優質境外金融資源。把握金融業開放穩步擴大機遇,加強與國際知名金融機構聯系對接,爭取在境外資源引進方面實現新突破。
發力深化金融改革創新 不斷優化金融業發展生態
持續向改革要活力要動力,積極爭取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2022年成功獲批全國首批特定養老儲蓄、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跨境融資便利化、全國首批鐵路運輸單證金融服務等11項國家級創新試點,財富管理資產總規模突破3萬億元,財富管理金融改革創新示范效應進一步顯現。連續舉辦青島·全球創投風投大會、青島·中國財富論壇等品牌活動,“財富青島”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青島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榜單排名升至第36位,12次進入前50強。今年2月底,青島市6家銀行機構成功通過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青島6家涉外企業授信1.3億美元,標志著全國首批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銀企融資對接”應用場景試點正式落地青島,進一步提升了涉外企業融資結算便利化水平。
下一步,青島市將突出創新引領,持續優化金融發展生態。一是深化財富管理改革創新,積極向國家爭取金融改革試點政策,持續推進養老理財、特定養老儲蓄、跨境融資便利化等創新試點。優化QDLP試點流程,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二是探索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強化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舉辦數字金融高峰論壇,引導金融業態與數字科技深度融合。三是營造金融創新發展的良好氛圍。支持各區市結合自身特色和實際,建設有利于機構落戶和人才聚集的空間載體。辦好創投風投大會、財富論壇等品牌活動,開展金融創新獎評選。同時,將統籌好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舉維護地方金融安全穩定。
實體經濟是青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當前,青島市上下掀起了抓產業、抓招商、抓項目的熱潮,全力推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這為金融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平臺。青島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將與全市金融系統一道,以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全球創投風投中心、未來金融科技中心和現代化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努力開創青島金融業改革發展新局面,為青島市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