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天之名,雙向奔赴時代之約。3月18日,青島市南區“優化營商環境·暖心服務企業”大會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市南區各行業的300余位企業家代表,以及駐市南區省派工作隊、市南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及機關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同志齊聚一堂,政企共話發展大勢,共謀發展大計。
市南區堅持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通過此次大會,第一時間貫徹落實市委“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大會精神,圍繞營商環境、作風能力、發展質量“三個大提升”,聚焦優化“六個環境”,深入開展“六大專項提升行動”,發力“十大領域”,把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迅速掀起政企同心“謀發展”的新高潮。會上,發布了市南區營商環境品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和營商環境“暖南惠企”10項行動,推出了系列“場景”“機會”,介紹了“1+N”新政策,聘任了招商大使,表彰了為市南區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大會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強化營商環境優化,構建完備的“6+1”現代產業體系,打造立足青島、輻射北方的總部經濟和高端服務業高地,共同暢想攜手發展的美好前景。
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南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于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要求,以拼上靠上豁上的姿態,堅定穩住經濟基本盤,經濟發展逆勢上揚。目前,全區規上企業達到1509家,營收過百億企業達到5家,建發物資等5家企業獲評首批山東省總部企業,全省首家合資證券公司意才證券獲證監會受理,思路迪醫藥成功登陸港交所,新登記經營主體1.18萬戶,企業占比60%,增幅連續8個月居全市首位,經營主體數量超10萬戶。全區生產總值達到1496.36億元、增長4.7%,高于全市0.8個百分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原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5.8%,時隔五年重回百億,稅收占比達到86%。
為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市南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南區印發了《市南區推進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確定六大主導產業、一條戰略支撐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聚焦全市重點發展的24條產業鏈,創新實施“投創投、招創投、創投招、創投投”精準招商,83個主導產業項目加盟市南,新注冊億元以上項目100個,新招引納統企業數量是2021年的8倍,實際到賬內資152億元,同比增長37.9%;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同比增長36.1%,創歷史新高。這一年,企業發展質量和產業結構升級取得新突破,市南跨越發展的后勁更足。廣大企業家緊盯新賽道,善于有中生新、敢于無中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了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中石化經緯等14家企業入圍全市新經濟潛力企業名單,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突破200億元,“四新”經濟占GDP的比重達36.16%。去年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2家、總數達到233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選省“三優兩重”項目52個,占全市總量的32.9%。民營經濟活力迸發,新華錦、世紀瑞豐2家企業躋身2022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數量占全市一半,10家企業獲評青島市民營企業100強,新評定青島市民營領軍標桿企業12家,新增省“瞪羚”企業6家、“專精特新”企業100家、“小金花”企業55家。新入庫的81家新物種企業88%為民營企業、60%是高新技術企業。
企業好則市南好,企業強則市南強。2022年,市南區出臺《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持續豐富以“政策20條”為總綱的“1+N”政策體系,涉及產業政策109項,進一步擴大“免申即享”范圍,嚴格落實“不見面剛性兌付”,創新實施獎勵扶持政策“一口受理”模式,兌現金額從往年的1.9億元、2.6億元,提升到2022年的5.1億元,累計惠及企業654次。今年年初,市南區再次率先推出《青島市市南區2023年提振信心加快發展惠企服務15條》,以助力企業發展為核心,幫助企業強信心、增后勁,激發市南經濟活力。
市南區發展生態不斷提升,企業家成長的環境更加優越。先后發布“1+N+2”人才新政,發放“人才貸”3500萬元,幫助企業引聚各類人才4萬余人。全面推進歷史城區保護更新,推出8大主題20萬平方米招商載體,落戶潮流業態68個,老街里成為眾多企業發展的新天地。持續開展“企業大走訪、服務大提升”活動,區級領導全員包聯服務企業,累計走訪企業9000余家次、幫助解決問題近千個。
市南區以場景應用驅動科技創新為主線,將場景創新與產業培育、載體升級、生態營造深度融合,加速打造開放創新的交融區、新興賽道的引領區、全域孵化的活力區,加快將市南區建設成國內一流的場景創新高地。會上,市南區進行了場景機會專題推介,全面展示產業發展新引擎、城市治理新模式、文旅消費新體驗三大領域共21個場景,面向全球前沿科技企業供給高價值場景,加速營造開放協同新生態、培育爆發成長新賽道。
隨著更多企業家成為市南新的“合伙人”,市南轉型發展的信心更足。市南區注重發揮創投、風投機構作用,國內創投頭部企業鑫宸實業,世界500強企業正威供應鏈,汽車音響領軍企業歌爾丹拿,首個制造業外資大項目洛軻智能等紛至沓來。同時,加快拓展載體空間,總面積100萬平方米的8個現代都市產業園開工建設,華通中聯科技產業園開業運行,春峰里青島數智都市產業園開園即入駐企業20家,彼圖科技、天成云數等數字企業蓄勢崛起,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市南、投資市南。
企業的信心,來自政府服務的用心;企業的干勁,來自政府服務的實勁。企業家與城區最好的關系就是彼此成就,市南區一系列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企業家的傾情付出。本次大會,市南區請企業站“主角”位置,圍繞企業的發展需求,介紹了市南區“1+N”政策和“投創投、招創投、創投招、創投投”的招商模式,并與20家企業進行了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簽約儀式,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鼎信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德才裝飾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代表分別講述了企業發展、政企合作的精彩故事,談感悟、話發展、謀未來,展現出滿滿的家國情懷和濃濃的使命擔當。
目前的市南,發展之“勢”良好,發展潛能快速釋放,城區消費市場人氣旺盛,一季度總投資25億元的10個項目集中開工,眾多大企業、大項目繼續看好市南、加碼市南,累計在談項目超過200個,其中4個投資過百億。市南區圍繞22個城市更新單元,年初謀劃推出了274個更新項目,今年將重點攻堅破題100個,未來一段時期,元宇宙產業大廈、航運貿易金融總部大廈等載體拔節生長,青島灣廣場、綠城麗思卡爾頓和GT-PLAZ商業項目加快建設,總面積44.6萬平方米的青島軟件園和動漫產業園升級為數字經濟和元宇宙產業創新園,財富中心項目將煥新成為涉外法務中心。
隨著中山路主街兩側等一批項目的完工,歷經百年的歷史城區正在迎來全面煥新的高光時刻,首屆“上街里”啤酒節吸引游客70萬人,新春“逛街里節”每天客流量超過3萬人,首屆“上街里·逛春天”旅游藝術季已正式開幕。市南區將堅持5A級景區創建、申遺和新業態引進一體推進,全面完成中山路、太平路和50個里院改造提升,引入“機遇星球”、巧克力博物館等潮流消費業態,年內6大街區全部開街,建成“上街里”文創產業園。
下一步,市南區將聚焦“辦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競爭力強、宜居宜業”目標,從優化提升政策、服務、要素、市場、法治、人文等“六個環境”上下功夫、求實效,重點完善清單管理、多元評價、問題查處、督查考核四項機制,推動營商環境實現大提升。要樹牢“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理念,用好全國首個區縣級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全力構建“暖南惠企”品牌,全力推動政策惠企服務等十大行動,堅決落實“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求,嚴格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依法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
市南區將更加設身處地站在企業和企業家的視角謀劃工作、提出政策,聚焦城區和企業共贏發展需求,形成“1+N”惠企政策體系,對“6+1”主導產業逐一制定扶持政策,涵蓋落戶獎勵、房租補貼、場景搭建等各個領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一視同仁獎勵新增企業和存量企業,發布“1+N+2”人才政策2.0版廣納賢才,繼續擴大政策“不見面剛性兌付”的范圍。加快釋放高質量場景機會,聚焦產業發展、城市更新建設、文旅消費三大領域,首批推出20個特色場景,以新場景創新應用,加速營造開放協同新生態。
市南區將圍繞全市“十項機制”,深入開展作風能力更強化行動,落實作風能力向基層延伸十項措施,扎實推進“強基層基礎 到基層領干 為基層賦能”工程,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把作風能力建設引向深入,著力打造風清氣正引領區。嚴格落實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要求,把“尊重企業家、厚待投資者”進行到底。
2023年,市南區將以服務展現誠意,以服務破解痛點,以服務贏得人心,以服務彰顯命運與共,服務好廣大企業,以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以有溫度、有速度的主動作為打造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樣板區踔厲奮發,與廣大企業家攜手同心共創市南區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