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六場“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發布會。青島市國資委發布“擔當作為 實干爭先 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國資國企力量”主題內容,介紹國資國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亮點成績及下步舉措。
新聞發布會現場
青島市國有企業體量大、帶動力強,在全市經濟大盤中占有的分量比較重。發布會上,青島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蔚用一連串詳實的數據,介紹青島市國資國企在承壓奮進、砥礪前行,總體呈現出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改革攻堅縱深推進、布局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能加快轉換的良好態勢。截至2022年底,市直企業資產總額達到2.74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6503.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12.7%;市、區兩級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4.67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8971.3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6%、30.5%,國有企業實現筑底企穩,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年新開局,青島國資實現開門紅。今年1月份,市直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5.7%、6%、17.8%,市、區兩級國有企業三項指標分別同比增長12.4%、6.8%、75.1%。
實現三個穩增長,支撐國資國企向好發展
加強政策支持穩增長。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用好出資人支持政策,創新實施三大穩增長抗疫情考核激勵措施;用足國家、省、市的金融扶持、減稅降費等保市場主體穩經濟增長惠企政策,幫助企業應享盡享政策紅利。2022年,青啤集團、國信集團、飲料集團等企業利潤實現逆勢穩步增長,市直企業整體營業收入持續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
抓緊項目建設穩增長。全力推進市直企業匹配城市戰略“雙千億”工程,百個總投資額4953億元的重大產業投資項目、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項目加快建設,全年完成投資652.72億元,超額完成投資計劃,一批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項目提前竣工,重大產業項目如期落地,為城市品質提升和24條產業鏈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注重提質增效穩增長。向管理要效益,開展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工作活動,推動12戶市直企業全部完成186項對標提升任務,海灣化學、青啤集團、澳柯瑪股份等3家企業4個項目入選全省“標桿企業”“標桿項目”“標桿模式”。向存量要效益,“一企一策”推動監管企業重點虧損子企業專項治理,納入治理范圍的59戶重點虧損子企業,實現了由2020年末整體虧損6億元到2022年6月底整體盈利1.47億元的轉變。
實施多項深改革,激發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動力
堅定有力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綜改試驗兩項重大改革任務。三年行動95項改革任務全部完成,實現高質量收官,連續兩次獲得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最高A級評價,綜改試驗113項具體改革任務全面推動,多項做法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典型案例。
法人治理結構不斷健全。完成外部董事占多數工作,配齊配強董事會組成人員;市直企業子公司董事會實現應建盡建;啟動市直企業集團層面職業經理人制度試點改革。2022年青啤股份、海發集團入選全國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名單。
市場化經營體制進一步完善。三項制度改革加快推進,實現“3個100%”,即監管企業集團層面經理層成員100%實現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市直企業所有新進員工100%公開招聘,市直企業全員績效考核100%全覆蓋,企業員工干事創業積極性進一步激活。
監管與服務并重,保障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業務監督、綜合監督、責任追究三位一體監督體系。深入開展民企掛靠國資問題綜合整治、國有投資公司經營合作和資金使用專項治理等工作,提升企業風險防范意識,規范經營投資行為。創新形式,與“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緊密結合,組織市直企業董事會報告年度工作。整合出資人監管與紀檢、巡察、審計等監督力量,構建各類監督主體統籌銜接的國有資產大監督工作機制。督促市直企業做好違規經營投資責任追究工作,全面履行責任追究職責。
加強國資監管制度建設。出臺進一步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同時配套細化為148項具體工作措施、70項重點工作,切實提高監管的系統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在全省率先出臺“十四五”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規劃,有序推進大數據監管系統二期建設;出臺公益性業務分類指導核算意見,對市直企業不同類別業務實施分類核算。
強化服務提升。按照“企業有所求,我們必有所應”的工作理念,建立服務企業機制,著力解決困擾企業的難點痛點問題,形成“事要解決”實事項目清單,12項問題已全部完成;協調歷史沿革存在瑕疵未辦理不動產過戶問題,完成不動產轉移登記19宗。駐青國企黨建研究會服務駐青國企發展,累計為70余家會員單位協調解決140余個問題和困難。
重點三個聚焦,落地落地“一增一穩四提升”
今年,青島市國資委引入“一利五率”,提出“一增一穩四提升”的總體要求,即:實現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市國民經濟增速,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進一步提升,通過“三個聚焦”落實落地。
聚焦提升質量效益精準發力,引導市直企業在發展質效上實現新躍升,夯實高質量發展的根基。發揮考核引領的指揮棒作用,對標對表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優化考核指標體系,在指標選取時,突出質量效益原則,既體現市直企業效益規模的利潤總額,也體現企業高發展質量的凈資產收益率,對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或連續下降的企業,設置相應短板指標,推動企業持續提升價值創造水平,實現有利潤的收入和有現金的利潤,切實承擔好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責任。
聚焦服務城市發展戰略精準發力,突出踐行使命擔當,全力推動市直企業積極承擔市委市政府交辦的重大任務。通過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支持引導企業積極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發展前瞻性戰略產業,聚焦實體經濟,處理好市場化經營與落實市委、市政府戰略決策部署的兩者關系,平衡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確??沙掷m發展。對市直企業承擔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保障等公益性業務實行分類核算、分類考核。加強激勵保障,從考核、分配等方面多個手段給予政策支持,對在匹配城市發展戰略、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給予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的雙重激勵。
聚焦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精準發力,強化激勵保障機制建設,推動市直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對承擔重大攻關任務、開展基礎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的考核支持力度,引導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今年,在落實考核加分、利潤加回、投入加大、激勵加碼、改革加力、容錯減壓、保障工資等一系列舉措的基礎上,豐富完善激勵保障工具,向“前”延伸,探索加強基礎研究支持舉措;向“后”延伸,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支持力度。同時,持續強化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的落地,加大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等中長期激勵政策的實施力度,將更多科技人才和技能領軍人才納入激勵范圍,最大限度激發企業創新動能,加速各類創新資源集聚,推動企業增強創新效能,掌握高質量發展主動權,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更多國企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胡利穎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